关键信息开头:
2025年7月24日,法国总统马克龙突然宣布:法国将在9月联合国大会上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 这一决定让法国成为G7国家中首个“吃螃蟹”的大国,瞬间引爆全球外交地震。 巴勒斯坦人欢呼“正义降临”,以色列痛骂“奖励恐怖分子”,美国急斥“鲁莽至极”。 一场牵动中东命运的外交核爆,正在撕裂西方阵营——德国沉默,英国却悄悄跟上,而加沙的炮火声中,210万人正挤在仅剩12%的生存空间里与饥饿搏命……
法国总统马克龙于2025年7月24日通过社交媒体正式宣布,法国将在9月联合国大会上承认巴勒斯坦国。 他在致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的签名信中强调,此举基于法国对“中东公正与持久和平的历史承诺”,并呼吁立即停火、释放人质、加速人道援助,同时要求哈马斯非军事化及推动巴勒斯坦权力机构改革。
法国成为七国集团(G7)中首个承认巴勒斯坦国的成员国。 此前,西班牙、挪威、爱尔兰等国已于2024年承认巴勒斯坦国,但法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欧盟核心国家的身份,使此次承认具有更重大的政治象征意义。
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盛赞法国的决定是“巴勒斯坦事业的胜利”,巴解组织副主席侯赛因·谢赫感谢法国“坚守国际法与巴勒斯坦自决权”。 哈马斯也发表声明,称这是“支持巴勒斯坦人民合法权利的正义一步”,并呼吁更多欧洲国家效仿。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24小时内两次公开抨击马克龙,谴责此举“鼓励恐怖主义”,并警告巴勒斯坦国将成为“消灭以色列的发射台”。 以色列防长卡茨指控法国“羞辱以色列、屈服于恐怖分子”,以政府随即宣布召回加沙停火谈判团队。
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同步谴责法国“鲁莽”,拒绝出席联合国“两国方案”会议。 美以两国谈判代表同时撤离多哈会谈现场,《纽约时报》分析称,此举将阻碍解救剩余以色列人质及加沙援助进程。
英国商务大臣雷诺兹紧随法国表态,称英国“坚定承诺承认巴勒斯坦国”,并已暂停对以武器出口、制裁两名以色列内阁部长、终止贸易协定谈判。 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公开支持法国,重申“两国方案是唯一出路”。
德国政府始终保持沉默。 德媒披露,因二战历史包袱及国内亲以游说压力,德国坚持“两国方案需通过巴以谈判达成”,反对单边承认。 法国此举加剧了欧盟内部分裂,德国总理府至今未发布任何官方回应。
沙特、卡塔尔、科威特等阿拉伯国家集体声援法国。沙特外交部称马克龙的决定“历史性”,约旦外交部肯定其“推动结束占领的价值”。 而加拿大总理卡尼则谴责以色列“系统性违反国际法”,阻挠加沙援助输送。
加沙人道灾难持续恶化。 联合国数据显示,以军控制加沙87.8%土地,210万平民被挤压在仅占12%的狭小区域。 7月22日,加沙卫生部门报告24小时内15人死于饥饿,包括一名6周大婴儿。 世卫组织仓库遭以军袭击后,燃料和医疗物资短缺导致6家医院停运。
以色列扩大地区军事行动。 7月20日深夜,以军首次空袭也门荷台达港,摧毁胡塞武装油罐与港口设备,造成6死80伤。 胡塞武装次日向以色列发射导弹报复。 以国防部长卡茨宣称:“胡塞武装必须为袭击以色列付出代价”。
内塔尼亚胡的健康问题引发政治震荡。7月20日,他因食物中毒送医,诊断为急性肠炎,需居家休养三日。 此变故致其贪腐案听证会延期至9月,反对党指责其“借健康危机逃避司法审查”。
配资加杠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