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部的工作,从来不是简单的 “讲课”,而是要让规划师和加盟商真正把知识变成能力,用到服务客户的实处。这些日常里的小事,藏着他们的用心。
面对规划师们的疑问,培训部的重心不在 “快速给答案”,而在 “教会怎么想”。新入行的老师常问 “这个政策细节该怎么解读”“遇到犹豫的家长怎么沟通”,培训部的老师会先引导他们梳理问题核心,再一起拆解类似案例,最后让他们自己总结出应对思路。毕竟,能独立分析问题,才是应对千变万化需求的底气。
政策一有风吹草动,培训部就得立刻行动。哪个省份刚调整了选科要求,哪个批次的录取规则有变化,相关的课程内容当天就得更新。他们会把新政策拆解成 “对学生的影响”“规划时的注意事项”“客户可能关心的点”,做成图文和短视频,确保大家学完就能给客户讲清楚。
督导工作更像 “贴身陪练”。学员每天的作业,从方案框架到用词细节都会被批注;每周一次的直播答疑,会把作业里集中出现的 “卡壳点” 拎出来,用真实的客户咨询场景当例子,手把手教怎么解决。
线下培训的 3 天,是实打实的 “战场演练”。前两天的方法课结束后,第三天直接进入 “模拟服务”—— 有人扮演纠结的家长,有人扮演分数尴尬的学生,让学员现场做规划、讲方案。培训部的老师在一旁观察,结束后逐一点评 “哪里漏了家长的潜台词”“哪个专业推荐缺了数据支撑”,这种实战打磨,比坐听三天课更见效。为了让学习更扎实,培训部把知识拆成了 “碎片包”。每天的重点笔记搭配精简视频,适合利用碎片时间复习;中午的练习题瞄准当天的难点,下午的解析会附上 “易错点提醒”,反复敲打记忆。每周的周精进课程,则盯着当下的高考热点,像近期的 “强基计划报名技巧”“艺术生志愿填报注意事项”,都是他们梳理的重点。
培训部的日常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只是把 “让能力落地” 拆成了一次次答疑、一遍遍改作业、一场场模拟演练。他们知道,自己多一分细致,规划师服务客户时就多一分从容,客户的信任也就多一分扎实。这就是培训部每天在做的事 —— 让每一份努力,都能变成看得见的专业能力。
发布于:辽宁省配资加杠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