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就是仇富,人家靠实力与运气得来的,偏要说是靠手段!”
她是房地产掌门人里,最低调的存在,手握11万亩地皮却选择退休。
作为龙湖创始人,家境普通白手起家存款高达700多亿,但许多人却不知道她。
她就是吴亚军,凭一己之力挤进“胡润女企业家排行”第二名,身价百亿豪气不减!
与丈夫离婚,直接大气分给丈夫200亿“分手费”,女儿大学毕业后分她500亿。
她也是最富有的房东,据知名人士统计,在她名下的物业,光靠收租每月收入可达上亿元。
那么吴亚军这一路走来,是怎样白手起家的?她为何要与丈夫离婚呢?
展开剩余89%她的人生,是从一枚鱼雷开始的吴亚军1964年出生在重庆合川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家里没啥背景,爸爸在供销社上班,妈妈是个裁缝,日子过得紧巴巴。但她爸妈特别重视教育,从小就让她好好读书。吴亚军也没辜负这份期望,小时候就特别聪明,喜欢看书,尤其对社会科学和物理实验感兴趣。
1980年,她考上了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学院,学的是鱼雷动力装置专业。那时候她才16岁,是班里最小的学生,可脑子一点不比别人差。
1984年,西北工业大学毕业的吴亚军被派到重庆前卫仪表厂,担任技术员一职。
厂长评价她是“技术扎实,气质非凡”,让她留在车间当技术员实在有些委屈。
就这样,安排她在厂里的电大当老师去了。
有一次巧合,厂里请来一位外国专家,吴亚军主动提出帮忙做翻译。
就这样,领导很看重她,经过四年的努力,她已经变成了技术的核心人物。领导准备把更重要的任务交给她,还提出每月给她100元的工资。
可吴亚军可不打算一辈子呆在厂里,她想出去走走,看看外头的世界。
于是她果断地放弃了这个铁饭碗,进入到了感兴趣的媒体行业工作
作为一个理工科的学生,刚开始她对记者这个需要“文采”的职业很不适应,但是吴亚军学习能力强,靠着自身的执着和努力,很快就能胜任记者这个工作了。
她在《中国市容报》当记者,报道的主要领域是关于房地产方面的,这也为她之后成为中国女首富奠定了基础。在当记者的这些年里,吴亚军认识到了很多房地产界的大佬,也了解到了不少关于房地产的知识的资讯。
吴亚军通过做建材生意,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她用这笔钱给重庆泰工注资,成为了该公司的大股东。
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后,她在重庆买了房子,打算安定下来。
可这次购房经历却糟糕透顶。
房子不仅延迟交房,入住一年后天然气都还没通,用电高峰的时候还老是跳闸,电梯也频繁出现故障。
这些糟糕的体验让吴亚军十分气愤,她暗暗发誓,如果以后自己做房地产开发商,绝对不会让房子出现这样的问题。
她用最笨的办法,盖出了最牛的房子1995年,吴亚军创立了龙湖,她的第一个项目叫“龙湖南苑”,她要把自己受过的气,在这里全部扳回来。她做了一件当时在重庆地产圈看来很“傻”的事——把造鱼雷的精度,搬到了工地上。
施工误差必须控制在毫米级,这在当时遍地都是“筒子楼”、能住就行的大环境下,简直是天方夜谭。
动工前,她不做广告,反而跑去问几百户人家:“你们到底想要什么样的房子?”她把大家对户型、采光、通风的零散想法,一点点拼凑成设计图。
她甚至在重庆第一个做出了“退台式花园洋房”,让每家每户都能拥有自己的小花园。这在当时,彻底颠覆了人们对“家”的想象。
房子盖好了,营销方式更笨。不打广告,不搞噱头,就靠来看过房的人口口相传。
结果,这种“慢工出细活”的笨办法,反而让龙湖南苑一炮而红。房子卖得飞快,口碑好到成了重庆的建筑地标。
她的下属说,吴亚军身上有女人的细腻,更有男人的杀伐果断。正是这种奇特的组合,让龙湖从一开始就走上了另一条路。
别人恐惧我贪婪,她把这句话玩明白了项目火了,公司大了,吴亚军的胃口也从重庆扩展到了全国。
2007年,龙湖销售额破百亿,正式杀入北京。紧接着,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整个地产行业哀鸿遍野。
当别人都在恐慌性抛售资产时,吴亚军却揣着钱,开始在全国核心地段疯狂“抄底”买地。
她有一个铁律:销售回款率必须超过90%。这条纪律,保证了龙湖的口袋里永远有充足的现金,让她总能在市场最低谷的时候,拿到最便宜、最优质的筹码。
2009年,龙湖在香港上市,吴亚军身价暴涨,成了中国女首富,但她没被冲昏头脑。
她很早就意识到,单纯盖房子卖钱的模式,早晚会走到头。于是,她开始前瞻性地布局商业地产和长租公寓。
这些能持续产生租金收入的“现金奶牛”,为龙湖构建了一道坚实的护城河。当后来地产行业进入下行周期时,这道河成了救命的屏障。
一场200亿的分手,让她成了传奇吴亚军的彪悍,不仅体现在商场上,也体现在她的个人生活里。
她和丈夫蔡奎一起创业,是典型的夫妻档,但公司做大后,两人在经营理念上的分歧越来越大。
导火索是一次公司内部整顿。吴亚军决心清除“裙带关系”,第一个要开刀的,就是丈夫的妹妹。她没直接辞退,而是打算出钱送她去深造,回来再凭本事上岗。
这一举动彻底激怒了蔡奎,也成了压垮两人婚姻的最后一根稻草。
2012年,两人离婚的消息传出。外界都在等着看一场天价财产分割大战,毕竟这牵扯到一家上市公司的股权。
结果再次出乎所有人意料,吴亚军没吵没闹,直接分给蔡奎200多亿港币的现金资产,但公司的股权,她一分都没让。
她用一笔巨款,干净利落地买断了所有潜在的麻烦和股权纠纷,保全了公司的稳定。这种“宁可流血,不伤筋骨”的魄力,令人叹服。
离婚后,她把心思放在了培养女儿身上。女儿大学一毕业,她又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直接划拨了公司近一半的股权给女儿,价值约500亿。
最好的退场,是在掌声最响时转身2022年10月,地产圈哀鸿遍野,无数曾经的巨头深陷债务危机。
就在这个当口,58岁的吴亚军突然宣布退休,把价值千亿的商业帝国,交给了自己培养多年的职业经理人团队。
消息一出,整个行业都震动了。
大家这才发现,当同行们还在为还不上银行贷款而焦头烂额时,吴亚军的龙湖账上,静静地躺着700多亿的银行存款,手里还握着11万亩的土地储备。
结语从一个造鱼雷的技术员,到千亿房企的掌舵人,吴亚军证明了一个最朴素的道理:在一个人人都想赚快钱的疯狂时代,那些坚持做“笨事”、敬畏常识、手握现金的人,才能笑到最后。
吴亚军用三十年盖房子,却用最后一次转身,给整个地产江湖上了一课。
发布于:河南省配资加杠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