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祁道鹏
聚焦民生痛点,破解老旧电梯安全难题,郑州市探索新的管理模式。
7月18日,郑州市住宅小区老旧电梯更新启动仪式暨加装电梯保险政策发布会举行。会上,郑州市住房保障局、市发展改革委等五部门联合发布《郑州市住宅小区老旧电梯利用超长期特别国债更新操作指南》(简称《操作指南》)及电梯维修保险政策。
长期以来,郑州市部分住宅小区电梯老化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影响居民“上下楼安全”的急难愁盼问题。为此,郑州市启动老旧电梯更新改造工作,运用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同时引入保险机制提升电梯安全系数。
根据《操作指南》,使用年限超过15年(2010年1月1日前登记)的老旧电梯,郑州市将按每台15万元标准给予定额补助,资金来源于国家超长期特别国债。
“单台电梯更新总投资需高于15万元,超出部分可通过房屋维修资金、公积金、业主自筹或公共收益等渠道解决,电梯残值也将优先用于费用补充。”郑州市住房保障局物业管理处处长刘雪峰说。
展开剩余33%会上同步发布电梯维修保险政策,为老旧电梯更新改造系紧“安全绳”。根据政策要求,电梯更新企业在免费维保期(不低于5年)内承担维保责任,期满后鼓励使用单位优先选择原企业续保,或通过购买电梯综合保险,由保险公司提供维修兜底保障,破解后期维护资金与责任难题。
“引入电梯保险机制是为电梯安全运行加装的又一道‘防护网’,是运用市场化手段分散风险、化解纠纷、提升维保质量的有益探索和关键实践。”郑州市物业管理事务中心副主任井东翔说,该政策标志着“社会参与、多方共治”理念在电梯安全管理领域的实质性落地,将有效分担业主、物业、维保单位等多方在电梯使用、维护过程中的风险,促进维保市场规范化,提升整体安全管理水平。
配资加杠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